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疗资讯 > 正文

疫情防控“二十条”释放巨大信息量,对医药行业影响几何?

日期:2022-11-26 15:18:11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点击:

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11月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疫情防控“二十条”,释放巨大的信息量。此次发布的二十条措施中,多条对医药产业有着深远影响。

01、国家开会解读疫情防控“二十条”,信息量巨大              

11月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情况。

9781669417507409

(一)国家卫健委:二十条优化措施不是“躺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国家卫健委:不能为了达到零风险就推诿拒收患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提到,最近有些地方出现了对于一些有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人员,没能够及时救治的情况,案例十分令人痛心。雷海潮表示,在院前医疗急救方面,特别是一旦发生疫情,一定要对日常需要,保证充分车辆,充分人员。一旦有需要,要迅速开车。雷海潮特别强调,不能因为疫情防控为了达到“零风险”就推诿拒收患者。

(三)调整防疫会使疫情更难控制?国家卫健委回应

雷海潮介绍,对于当前疫情防控政策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也是我们过去两年多以来一直坚持的一个工作节奏和风格。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持续跟进全球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特征,结合防控举措的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评估。有关专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还有,我们通过两年多的防控实践,经历了若干次聚集性疫情的挑战,也积累了很多防控的经验,对于病毒的传播规律和临床治疗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另外,我们在疫苗的研发方面,在药物的研发储备方面,也有了新的技术进步。可以说,每一次我们对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都是十分审慎的,也是经过专家科学论证的,确保积极稳妥、风险可控。

另外,基于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特别是脆弱人群数量比较多,尤其是老年人口在我国占比大,这些都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而且我们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上也是相对不足的,并且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分布也不够均衡。结合我们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等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结果,经过专家的深入研究和论证,提出了二十条优化完善的政策举措,优化之后的举措能够明显缓解各地疫情处置当中遇到的一些瓶颈和障碍的问题,比如说隔离资源相对比较紧张,隔离房间不足。另外,流调方面压力非常大,流调的人员也相对不足。

比如说这次我们取消了对于密接的密接的判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集中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来把风险地区和密接人员的有关调查和风险管控的工作做的更好,能够用更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平衡好我们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这样的调整和优化,是基于科学的认识,也是基于循证研究的新的成果,这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而是要更加精准科学的做好我们的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

(四)为何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二十条优化措施涉及的优化调整是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做出的。常继乐对大家特别关注的几条措施,做了详细解释。

一是密切接触者的管控措施由“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随着病毒变异,其潜伏期逐渐缩短,在5天内发现阳性的概率很高。

此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集中隔离时间由7天改成5天预计可节省大量隔离资源(约30%)。

同时,考虑到奥密克戎最长潜伏期为8天,5天集中隔离结束后实施3天居家隔离能最大限度管控住风险。

二是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评估显示,密接的密接人群规模大,但感染风险极低,阳性检出率仅为3.1/10万。通过及时判定并管控密切接触者,就能降低密接的密接转阳的风险,因为极低的阳性概率造成大量人员被管控,两害相权取其轻,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是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评估显示,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仅为3/10万。但中风险区划定后,导致大量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同时消耗了大量基层工作人力。因此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四是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评估显示,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阳性检出率为4.9/10万,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高风险区阳性人员外溢主要与风险区划定不及时、范围不准确、协查不及时有关。发生疫情的地方要第一时间精准划定高风险区并对社会公布。

五是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

评估显示,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感染风险极低,阳性检出率为1.6/10万。通过闭环和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规范开展核酸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者。

常继乐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不是放松,而是要求更高了,要求更科学、更精准、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疫情防控,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02、“二十条”对医药产业影响几何?                

(一)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第11条措施指出,要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

疫情暴发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我国持续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今年将继续安排不低于300亿元支持卫生健康领域项目,

持续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提升疫情防控救治能力。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并逐步升级科室相关医疗设备配置,医用工程建设以及相关科室配套的医疗设备将持续放量。基于此,医药产业有望迎来持续增长。

(二)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第12条措施指出,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开展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依法依规推进审批。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1月1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087.9万剂次。从我国的人口基数来看,新冠疫苗仍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此外,新措施明确指出要加快开展疫苗研发,依法依规推进审批,这意味着未来新冠疫苗赛道将出现更多机遇,同样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三)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

第13条措施指出,要做好新冠治疗药物的供应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

根据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利托那韦片、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阿兹夫定片被写入诊疗方案,中医治疗方面,藿香正气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被列入推荐用药。

新措施指出加快新冠治疗药物储备,意味着诊疗方案中提到的药品,以及急救药品/医疗设备将持续放量,给相关企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落实企业和工业园区防控措施

第16条措施指出,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 “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第19条措施指出,各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成立专班,摸清辖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底数,“一企一策”“一园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处置预案。发生疫情期间,要全力保障物流通畅,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落实好“白名单”制度。

新措施明确指出,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并落实好“白名单”制度。该措施相当于给医药产业吃了定心丸,毕竟医药产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从今年4、5月上海最早几批复产白名单中可以看出,医药企业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此外,新措施指出要根据 “一企一策”“一园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处置预案,也充分说明未来的防控管理将更加精细化和具体化,这对于医药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dawenwu)

相关阅读

站内搜索

品牌推荐

更多 >>

关闭二维码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