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疗资讯 > 正文

今年最赚钱的医械公司,全是IVD!

日期:2022-07-11 21:04:45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点击:

近日,智研咨询数据中心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净利润排行榜(完整名单见文末),对国内109家上市械企按2022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进行了排名。                                                    

纵览名单上的前15名,可一窥国产医疗器械图景。

   1.九安医疗

          2022上半年论风头无两,当属九安医疗。 2021年九安医疗大赚逾9亿元,同比大增274.96%。其中四季度大赚8.59亿元,占比高达94.50%,iHealth系列产品对业绩上升做出重大贡献。 其中,前三季度净利润均低于4000万元,且第三季度还出现了亏损。 更为亮眼的是,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出现“一飞冲天”。报告期内,九安医疗营收为217.37亿元,同比增长6646.79%。净利润突破百亿,实现143.1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7527.35%。 据此估算,九安医疗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几乎是去年全年的15倍左右。Wind数据统计,九安医疗过去十年(2012年-2021年)合计利润为9.4亿元。这相当于,九安医疗一个季度内赚的钱是它过去十年总和的15倍。如果按一季度90天计算,相当于每天净赚超1.5亿元,“印钞”速度堪比茅台。 疫情黑天鹅让九安医疗尝尽了甜头,也成就了其“妖股”的称号。在数百家IVD企业中,九安医疗会无疑是美国市场的最大赢家,而这家公司的“魔幻故事”仍在继续。    

2.安旭生物

          疫情以来,医疗器械行业吸金之王属于IVD企业。 低调做事、高调赚钱的安旭生物,上市仅仅半年多,今年一季度就狂赚近27亿元,净利同比增3147%。在已公布2022年一季度报的IVD企业中,净利润超过迈瑞,总营收仅次于迈瑞排名第二。 在今年的前三个月里,安旭生物赚了去年一年3倍多的钱。“当期业绩大幅度增长是由于其新冠产品市场销售规模增大。”安旭生物表示。 体到产品上,安旭生物新冠产品其实是一款新冠病毒抗原自测试剂,于2021年2月获得加拿大IO认证,11月获得欧盟CE认证。此外,据安旭生物在今年2月15日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的新冠产品主要在加拿大、澳洲、欧盟等区域销售,平均销售价格1-2美元。 在今年3月17日公布的加拿大新冠快检试剂盒的采购名单中,加拿大公司BTNX拿到3.17亿人份的订单,安旭生物拿到783.76万人份。但BTNX正是安旭生物的主要ODM客户,即安旭生物采用ODM模式为BTNX做代工。 也就是说,加拿大政府的本期6亿多支试剂盒采购数量,超过一半由安旭生物直接或间接生产。    

3.迈瑞医疗

          从各方面来讲,迈瑞医疗都是国产器械实打实的一哥。但2022年的迈瑞医疗,似乎并不太平。 2021年,迈瑞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52.70亿元,同比增长20.18%;实现归母净利润80.02亿元,同比增长20.19%。超3000亿的市值,超250亿的年营收,让迈瑞在医疗器械领域高挂榜首。 自2018年上市以来,迈瑞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这对于一家百亿基数的器械企业也确实为一件不易之事,但市场总是比想象中挑剔。 4月20日,迈瑞医疗发布年报后,当天股价跌幅超8%。市场为何不满?   在2021年年报中,迈瑞医疗的净利增速放缓,达到近五年来的最低值,2022年Q1也仍未有起色。此外迈瑞十分看重的海外业务营收增长不到1%,海外市场占比下降至39.61%,也是近年来首次低于40%。 综合来看,经历过疫情的影响,迈瑞在海外尤其是高端市场的突破方面有了较大进展。2020年疫情引发应急采购,推动迈瑞在国际市场完成了700多家空白高端客户的突破。2021年继续实现超700家空白高端客户的突破。 据迈瑞分析,上述突破使其品牌推广因此提前至少5年。 无论如何,迈瑞已过万重山。    

4.东方生物

          作为国内POCT行业老大的东方生物,也未错过疫情这场东风。 东方生物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69亿元,同比增长211.43%,净利润49.20亿元,同比增长193.33%,基本每股收益为41.00元。 从业务结构来看,“POCT即时诊断试剂”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POCT即时诊断试剂”营业收入为101.5亿,营收占比为100%,毛利率为74.1%。 东方生物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7.46亿元,同比上升112.28%;归母净利润20.67亿元,同比上升74.2%;扣非净利润20.84亿元,同比上升75.99%; 东方生物生产的新冠检测产品在海外有较大的市场,海外销售收入对其业绩有较大的影响。东方生物曾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由于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含家庭自测)产品在欧洲市场销售业绩继续大幅度增长,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比增长211.43%和193.33%。 而成也新冠,败也新冠,近期海外新冠检测产品需求下降,国内出口新冠检测产品货值下降,也让东方生物的业绩高速增长面临挑战。    

5.达安基因

          疫情中“一夜暴富”的IVD企业还有达安基因。 对比来看,2016-2019年,达安基因分别实现营收16.13亿元、15.42亿元、14.79亿元和10.9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0.86亿元、1.02亿元和0.92亿元。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53.41亿元,同比增长386.35%,净利润24.49亿元,同比增长2556.80%。2021年,企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继续实现40%以上的增长,分别达到76.64亿元和36.18亿元。 业绩增长贡献中,核酸检测产品最多。2021年,达安基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实现营收48.94亿元,同比增长64.48%,毛利率达88.65%。 而近两个月来,达安基因围绕董事会换届的高层纷争也备受瞩目。 7月4日,达安基因发布公告,同意选举薛哲强先生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韦典含女士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副董事长,任期三年。 60后卸任,85后掌舵,达安基因的今后让人心生期待。    

6.明德生物

          2018年,明德生物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疫情前,明德生物主要从事POCT快速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快速诊断试剂占明德生物营收比近90%。 根据Frost&Sullivan研究预测,2020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中,POCT诊断约占13%,位列免疫诊断、生化诊断、血液体液诊断之后。 2020年3月,明德生物新冠核酸试剂通过国家应急审批通道上市。据明德生物透露,2021年新冠核酸检测试剂销售收入约占公司营收比达71.46%,毛利率为86.88%,目前国内在新疆、广东、浙江、黑龙江、湖北等省份营业收入比重较高。 2021年明德生物实现营收约28.3亿元,同比增加195.05%,净利润约14.13亿元,同比增加201.37%。2022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继续增长,营收达24.87亿元,同比上升267.41%;归母净利润13.89亿元,同比上升307.05%。 在国内核酸检测业务增长普遍乏力的情况下,明德的业绩似乎并未受到影响。 对此,明德表示,今年集采中标后,新的价格较以往有所下降,但公司二季度预计仍可维持较高毛利率、净利率水平。 信心可能来自其预混技术。据悉,根据全国承担集中隔离点外送样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报告,明德生物产品使用量百分率由2021年底的12.6%提升至2022年5月的17.5%。    

7.万泰生物

          HPV疫苗在今年一季度给万泰生物带来不菲的收入。 报告期内,万泰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1.71亿元,同比增长284.85%;实现归母净利润13.31亿元,同比上涨360.18%。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二价宫颈癌疫苗、试剂及活性原料,其中二价HPV疫苗收入增加了将近20亿元,试剂和活性原料的收入一共增加了3.5亿元左右。活性原料的增长主要也是新冠原料的增长。 2020年,万泰生物在上交所上市,其主营业务包括体外诊断试剂、仪器和疫苗两个部分。 2021年,万泰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44.2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197.83%。其中疫苗营收33.63亿元,毛利高达92.55%,体外诊断营收23.39亿元,毛利为76.17%。 此前,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和九价HPV疫苗,以及GSK的二价宫颈癌疫苗垄断全球市场。2020年5月,万泰生物二价HPV疫苗获批上市,是国内首个国产HPV产品。据了解,万泰二价HPV疫苗已通过WHO预认证,九价HPV疫苗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IVD板块,目前抗原试剂和活性原料合计占万泰IVD收入的一半以上。    

8.奥泰生物

          2022年第一季度,奥泰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0.99亿元,同比增长628.1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49万元,同比增长598.18%。主要由新冠抗原检测产品收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所致。 奥泰生物主营POCT细分领域中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毒品及药物滥用检测、传染病检测、妇女健康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心脏标志物检测等五大系列。同时生化检测产品系列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产品系列也逐渐成为公司业务的一部分。 近两年,奥泰生物业绩大幅提升,主要靠新冠试剂。2021年营业收入18.73亿元,同比增长64.98%。其中新冠检测产品收入16.03亿元,占营收的85.52%。 需要注意的是,对比2020年,奥泰生物2021年的毛利率出现较大降幅。 年报显示,奥泰生物2021年毛利率为55.15%,同比下降了27.10个百分点。对于毛利变动的原因,公司解释称,主要由2021年新冠检测产品平均售价比2020年下降;同时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单位成本比2020年上升所致。 据观察,2021年,奥泰生物归母净利润为7.66亿元,同比增长12.81%,净利增幅远低于营收增幅。    

9.万孚生物

          今年一季度,万孚生物赚的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季度报显示,万孚生物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6.25亿元,同比增长276.87%;净利润为9.04亿元,同比增长481.32%。 业绩的增长同样来自抗原检测业务的高额收入。 不过,抗原市场正在经历调整。万孚生物指出,2021年下半年,获得欧盟CE新冠抗原检测产品注册准入的企业增多,市场供应量增大,欧洲公开市场的新冠抗原检测产品报价有逐渐下降趋势,导致公司新冠抗原业务的毛利率水平与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 作为国内POCT龙头企业之一,剔除新冠业务,万孚生物近期业务发展如何?万孚生物2021年常规业务四条产品线销售收入约19.16亿元,同比增长38.18%。 其中,慢病管理检测收入为9.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72%。传染病检测营收为5.23亿元,同比增长27.95%。毒品(药物滥用)检测营收2.70亿元,同比增长12.16%。优生优育检测营收2.07亿元,同比增长23.86%。 去年12月,万孚生物全资收购了深圳天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后者天深医疗曾推出多款单人份化学发光仪器,覆盖心脏标志物、炎症检测、贫血、骨代谢、性激素、甲状腺功能等多个检测领域。    

10.圣湘生物

          今年一季度,圣湘生物似乎扭转了去年营收和净利双双下降的局面,实现营收14.40亿元,同比增长23.81%;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4.78%。 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之初,圣湘生物新冠检测产品是首批获批应急上市的,也是在IVD盈利风口中跑得最快的一匹黑马。 圣湘生物2020年营收47.6亿,同比增长了12倍,归母净利润26.2亿,同比大增65倍。乘着这阵东风,圣湘生物也在当年登陆科创板上市。 不过,受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集采、新冠相关产品价格普遍下调等因素影响,2021年营收维持在45.15亿元,归母净利润却减少到22.43亿元。 除了推进新冠业务,圣湘生物也没闲着, 以全资或参股的模式,对关键赛道进行布局。 去年6月,圣湘生物以合计2.5亿元的价格取得真迈生物14.767273%的股权,溢价率约为22倍,后者专注于基因测序产业上游设备和试剂的研发制造。 此外,还参股英国QuantuMDx公司,聚焦于POCT关键技术方案、分子诊断POCT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化手持免疫检测系统等项目的本土化转化;参股大圣宠医,推广分子诊断、基因检测技术在宠物(含经济动物)检测领域的延伸应用。    

11.硕世生物

        硕世生物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22亿元,同比增长77.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62.9%。 国内新冠疫情反复导致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及其他新冠相关产品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对于硕世生物来说也同样如此,2021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3.19%。 具体来看,去年其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实现营业收入 103,876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6.06%;核酸提取试剂实现营业收入 77,55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8.30%;非新冠常规诊断试剂业务(不含核酸提取试剂和仪器)实现营业收入 28,54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3.50%。 与此同时,其通过加速疾控、医院、第三方检验机构等终端布局,诊断仪器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67,952 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 31.19%。 从硕世生物的发展状况可以从侧面得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推动了我国分子诊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疫情防控经验的积累,也加强了公众对分子诊断的认知和资本市场对分子诊断行业的关注。 尽管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品牌和市场准入壁垒,但较高的行业利润率水平、 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等因素,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本行业,市场竞争可能加剧。    

12.热景生物

        热景生物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实现营业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11.14%,净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0.77%,基本每股收益为9.74元。  第一季度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39.22亿元,营业利润为7.34亿元,应收账款为1.1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68.90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53亿元。  热景生物,公司全称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06月23日,主营业务为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 纵观热景生物疫情后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就第一时间研发出新冠抗原检测、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等多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2021年初,其实作为德国率先获得新冠抗原自测市场准入的企业之一,为市场提供抗疫产品,实现了销售规模的大幅增长。 同时,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自测产品获得了欧盟CE以及英国MHRA、法国ANSM等主要经济体的自测注册/备案,在欧洲市场大展拳脚。 在研发方面,临床诊断领域,一方面继续拓展原有核心技术平台的研发,扩展磁微粒化学发光、上转发光的检测试剂菜单;另一方面,拓展基于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糖链外泌体、DNA甲基化的液体活检肿瘤早筛技术,来拓宽体外诊断领域的核心战略布局。 在市场方向上,以小型化学发光和大型高通量化学发光的平台产品为依托,分别布局面向基层、面向大型医疗机构的两个不同目标市场,努力开拓基层市场和高端市场。    

13.乐普医疗

        乐普医疗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5.49亿元,同比下降7.28%;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下降24.89%;扣非净利润5.47亿元,同比下降19.83%。 作为老牌本土企业,受集采的影响较大。2018年12月药品全国集采,2019 年12月各地新冠疫情相继爆发,2020年11月冠脉金属支架全国集采。近三年公司三大产品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冠脉金属支架的市场价格降幅分别近 60%、90%、90%。 集采政策实施后,乐普开始进一步加大了器械创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6.31亿、8.06亿、11.11亿,三年研发投入近翻倍。期间生物可吸收支架、药物球囊、切割球囊、左心耳封堵器、全降解封堵器等重磅产品陆续获批产品注册证。 2021年公司介入创新产品组合实现显著增长,营收同比增长827.36%。 同时,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经过两轮集采顺利续标,基本实现以量换价,也实现了公司药品板块集采周期的过渡。 国际化是许多企业的必经之路。2019年乐普成立国际事业部,整合资源,拓展海外市场。2019-2021年海外业务总营收占比从7.10%提升至31.98%。 对于乐普来说,做好后疫情时代相关医疗产品常态化的各项准备和集采后的准备,或将是一直需要做的事。    

14.亚辉龙

        亚辉龙2022一季报显示,主营收入13.7亿元,同比上升481.55%;归母净利润5.11亿元,同比上升1257.79%;扣非净利润5.1亿元,同比上升1366.26%。 对于亚辉龙来说,乘势而行时非常瞩目并且见效的打法。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17,789.62万元,同比上升17.91%。国内市场受益于疫情良好的控制,终端诊疗活动趋于常态化,仪器装机量及终端试剂消耗提升,国内非新冠自产产品主营业务收入 62,517.24万元,同比增长40.27%。 国际市场受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影响,试剂消耗量偏低,海外非新冠自产产品主营业务收入 9,183.17万元,同比下降19.74%; 新冠自产产品主营业务收入9,547.55 万元,同比增长2.38%; 代理业务收入32,104.62万元,同比增长3.69%。 2021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为57.22%,较2020年度下降1.04 百分点,主要是海外疫情蔓延及新冠业务受市场竞争及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影响。若 2021 年及2020年均剔除新冠业务,综合毛利率提升3.15个百分点至 58.03%。 国内市场,化学发光试剂及耗材等产品收入占比稳步上升,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同比增加 3 个百分点至73.49%;国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同比下降13.61个百分点至38.04%;新冠业务受市场竞争及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影响,新冠自产产品主营业务毛利率同 比下降 41.31个百分点至48.48%。 去年,其一直在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培育出多个百万美元以上销售规模的市场,截至报告期末,海外业务已覆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化学发光分析仪在海外市场装机已近1,000台。    

15.凯普生物

        凯普生物2022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5.11亿元,同比上升147.87%;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上升190.64%;扣非净利润4.92亿元,同比上升201.55%。 增长的势头和去年一致。2021年,凯普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6.73亿元,同比增长97.34%,净利润8.52亿元,同比增长134.97%。  其中,医学检验服务收入16.43亿元,同比增长197.54%,分子诊断产品收入10.30亿元,同比增长28.39%。  这是一家分子诊断产品和服务的一体化供应商,“核酸检测产品+医学检验服务”为主要的经营模式,主要产品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的体外诊断产品,具体细分属于体外诊断中技术要求较高、发展快速的分子诊断领域。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体外诊断特别是分子诊断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分子诊断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在防控新冠疫情需求的推动下,核酸检测需求大增,相关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试剂及配套耗材需求成倍增长。 需要提到的是,凯普生物通过旗下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提供医学检验服务是业务营收的来源之一。去年,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业务取得迅速发展,实现业务收164,294.81万元,同比增长197.54%。



(责任编辑:dawenwu)

相关阅读

站内搜索

品牌推荐

更多 >>

关闭二维码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