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检验医学 > 血液 > 正文

双克隆巨球蛋白血症,你了解吗?

日期:2021-10-31 16:09:00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点击:


王珏 |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

郑潇寒 | 江苏省南京脑科医院



>>>
前  言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是一种较罕见的惰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占恶性血液肿瘤的2%,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可累及淋巴结,脾脏,骨髓和外周血。90%-95%的LPL为IgM型,即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5%-10%的LPL为IgA型,IgG型或不分泌型,临床较为少见。而我们遇到的这一例是双克隆的WM。


>>>
案例经过


病史简介


76岁老年男性,因面白乏力半年至当地医院体检,血常规示三系下降,未继续诊治,近一月上述症状加重,至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凝血功能检测:


肝肾功能检查:总蛋白尚正常,但白蛋白显著下降


肿瘤四项:


特定蛋白检测:IgG和IgM增高


外周血细胞形态: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可见浆样淋巴细胞

\
\
\
\


骨髓细胞学检查:

\
\
\
\



骨髓病理:

未见纸质报告,临床医生口述: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弥漫性增生,胞体小,胞浆量中等,核圆或椭圆,核染色质粗,不见核仁,约占有核细胞的89%。浆细胞易见,散在小簇分布。符合巨球蛋白血症。


免疫球蛋白定量:/尿κ轻链显著升高,κ/λ比例失调


免疫固定电泳检查:同时可见单克隆IgG-κIgM-κ成分


免疫分型:存在单克隆B淋巴细胞(60.10%)和单克隆浆细胞(1.14%


染色体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综合以上实验室检查,临床将该患者诊断为双克隆WM。


>>>
文献复习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 / 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LPL/WM)是一种少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所占的比例<2%。


LPL/WM是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淋巴瘤,常常侵犯骨髓,也可侵犯淋巴结和脾脏,并且不符合其他可能伴浆细胞分化的小B细胞淋巴瘤诊断标准。LPL侵犯骨髓同时伴有血清单克隆性IgM丙种球蛋白时诊断为WM。90%~95%的LPL 为 WM,仅小部分LPL 患者分泌单克隆性IgA、IgG成分或不分泌单抗隆性免疫球蛋白。


由于LPL/WM无特异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遗传学改变,故诊断需要排除性诊断。LPL/WM好发于50岁以上者,病情进展缓慢,约30%的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虚弱,疲劳,贫血和高黏度。主要原因是因为血清IgM副蛋白升高或淋巴瘤浸润骨髓等组织。


WM诊断标准包括:

1. 血清中检测到单克隆IgM(无论数量);


2. 骨髓中浆细胞样或浆细胞分化的小淋巴细胞呈小梁间隙侵犯(无论数量);


3. 免疫表型:表达CD19,CD20,CD22,CD25,CD27,sIgM,FMC7,不表达CD5,CD10,CD103,CD23。10%-20%的患者可部分表达CD5,CD10或CD23,此时不能仅凭免疫表型排除WM;


4. 除外其它已知的淋巴瘤;


5. MYD88 L265P突变见于90%以上的WM,但其阳性检出率与检测方法和标本中肿瘤细胞的比例有关,该突变也可见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因此MYD88 L265P突变是WM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标志,但非特异性诊断指标。


WM患者CXCR4突变约占30%,其与MYD88L265P结合在WM的诊断及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约42%的WM患者具有染色体6q的缺失,提示预后较差。


本病主要需要与IgM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多发性骨髓瘤(MM)、其他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进行鉴别


笔者注:这是《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的原图,但有个小错误,应该是MYD88L265P,而不是256P。


>>>
案例分析


该患者面白乏力半年,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到单克隆IgM-κ成分(同时伴有IgG-κ成分),骨髓中可见成熟小B淋巴细胞,浆样淋巴细胞及成熟浆细胞浸润,流式免疫分型可见两群细胞,一群为CD5-CD10-单克隆B淋巴细胞,表达表达CD19、CD20、CD27;另一群为单克隆浆细胞,流式考虑为LPL?CD5-CD10-B细胞淋巴瘤伴浆细胞分化?


该患者MYD88 L265P突变为阳性。


综上,该患者符合WM诊断标准中的4条,故临床将该患者诊断为IgG与IgM双克隆的WM。


>>>
心得体会


由于WM临床少见,而双克隆性WM更为少见,故目前国内外对于此类双克隆WM的报道甚少,我们可以收集积累资料,以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卢兴国,叶向军,徐根波.骨髓细胞与组织病理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高海燕,刘亚波,吕成芳,陈雪艳.血液病临床检验诊断[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1.3

[3]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中国抗淋巴瘤联盟.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9):729-734.

[4]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8,39(5):359-365.

[5]SwerdlowSH,Campo E,Harris NL, et al. (Eds) :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Revised 4th edition. Lyon,France: IARC Press, 2017.


END




(责任编辑:labwebx)

站内搜索

品牌推荐

更多 >>

关闭二维码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