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检验医学 > 血液 > 正文

消失的嗜碱性粒细胞

日期:2021-09-30 14:16:36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点击:



作者 | 吴秀继

单位 | 海口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嗜碱性粒细胞能合成并储存组胺,能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胞质中富含嗜碱性颗粒,这些颗粒内含有组织胺、肝素和过敏慢性反应物质等。这些物质与机体发生I型过敏反应有关。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过敏性疾病,包括结肠炎、药物、食物等超敏反应及类风湿时关节炎;血液病,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及恶性肿瘤(转移癌)。


【案例经过】


患者,女,79岁,2021.5.2以“头晕3月”起病,于外院诊断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伴-7;β地中海贫血;梅毒。治疗:期间以维拉托克+阿扎胞苷诱导治疗及予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既往高血压6年,脑梗,结核性胸膜炎,曾规范抗涝治疗8月。


2021.8.16头晕、乏力明显加重,收入我院。2021.8.17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SysmexXN9000上机检测,审核时发现其血象三系异常、散点图异常以及IP有报警提示,见图1-2。

图1 Sysmex XN9000血常规结果


图2 Sysmex XN9000 报警提示及散点图


触发我科室的复检规则,因此进行镜检复检,镜检结果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达到25%,见图3。而SysmexXN9000仪器检测出来的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却仅为0.4%。这些真实存在嗜碱性粒细胞如何在仪器检测时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仪器分类嗜碱性粒细胞比率正常就一定准确吗?


图3 本病例的嗜碱性粒细胞(瑞氏-吉姆染色ⅹ1000)


【案例分析】


笔者经过镜检后,为排除该仪器故障导致的分类结果不准确,检查了当天质控、试剂以及仪器状态,并在本实验室内的其他血球仪上都对该标本进行了检测,包括的仪器有:SysmexXN1590、XT2000i、XT1800、XS1000i、迈瑞BC5390CRP、BC7500CRP。


结果显示,除了XS1000i检测出来嗜碱粒细胞占21.9%,见图4,与镜检结果最为接近以外,其他仪器检测的结果嗜碱粒细胞比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为找出可能的原因,现对这几台仪器检测嗜碱性粒细胞所用的方法进行分析。


图4 XS1000i血常规结果


这几台血球仪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DIFF通道均采用了半导体激光的流式细胞术计数法和核酸染色法。当一束激光照射到血细胞颗粒上时,就产生光散射,检测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前向散射光的强度反映血液细胞体积大小,侧向散射光的强度反映细胞内部(如细胞核的体积大小)的信息。


当光照射到经过荧光染色的血液细胞上时,就产生比入射光波长更长的光。随着染色集团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也增加。通过测量荧光强度,可以得到有关血细胞染色的信息。但是在检测嗜碱性粒细胞时,方法有所不同。


SysmexXN9000、XN1590、XT2000i、XT1800、迈瑞BC5390及BC7500均有专属通道检测嗜碱性粒细胞。而在XS1000i血球仪中,因其WBC主要是通过阻抗法测定其大小,并无其他特异性荧光染液及计数亦无专门检测嗜碱性粒细胞的试剂,所以嗜碱性粒细胞的检测是在DIFF通道完成的,无检测嗜碱性粒细胞的专属通道。


在XN9000及XN1590的WNR通道中,进行白细胞的计数、并且分类和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表面活性剂使红细胞溶血的同时,使白细胞膜轻微受损,白细胞的外形和内部构造因各自的细胞特性而异,利用散射光可捕捉其形态差异,凭此将嗜碱性粒细胞和其它白细胞区别、计数,此外对白细胞以及有核红细胞的核酸和细胞器进行荧光染色,根据荧光量的差异进行区分,其中嗜碱性粒细胞的侧向荧光及前向散射光都最强。在迈瑞BC7500CRP的WNB/BASO通道中也是采用了特定溶血素和荧光染色液去检测嗜碱性粒细胞及有核红细胞。


在XT2000i、XT1800及迈瑞BC5390CRP的WBC/BASO通道中,并无荧光核酸染色也无有核红细胞的计数,但是溶血素溶解红细胞及血小板,除嗜碱粒细胞以外的白细胞均溶解为裸核,嗜碱细胞保持原状,前向散射光反映细胞大小,侧向散射光散射光反映细胞内容物复杂程度。


在XS1000i血球仪中,并无专门检测嗜碱性粒细胞的通道,嗜碱性粒细胞的检测是在DIFF通道检测的,该通道检测嗜碱性粒细胞主要用的是电阻抗法,是通过细胞的大小进行区分的。在DIFF通道,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都会影响到嗜碱性粒细胞的检测,加上嗜碱性粒细胞本身就少,容易受到各种干扰,所以各仪器厂家的血球仪,尤其是高端血球仪,都会再设置一个通道专门检测嗜碱性粒细胞,这样就能保证大批量的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本病例的嗜碱性粒细胞却在各高端血球仪中未检出,反而在XS1000i血球仪中检测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有:


第一,回到该患者的病史,我们得知,该患者既往病史复杂,有经过化疗、抗感染、降血压、抗结核以及梅毒的治疗,等等。长期多种药物的作用,有可能影响到嗜碱性粒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本该不被溶血剂所溶解的嗜碱性粒细胞因此被溶解,仪器并未能把它与其他白细胞区分开;


第二,可能由于药物的影响或者患者白血病本身,导致该患者的嗜碱性粒细胞核酸含量异常,导致仪器检测到的侧向荧光发生异常;第三,从镜下看,可看到部分嗜碱性粒细胞体积偏小,小体积的嗜碱性粒细胞即使没被溶血剂溶解,也可能其跟其他溶解了的白细胞,只剩细胞核的白细胞大小差不多,导致仪器未能区分开。


由于XS1000i血球仪,其嗜碱性粒细胞是在DIFF通道进行检测,而此通道溶血剂溶血作用仅为在细胞膜上进行“打孔”,并未像WNR/WNB/WBC/BASO通道强溶血素,使得细胞“裸体化”,从而使得其余四分类细胞各个荧光强度均在正常位置,而嗜碱性粒细胞在此通道中本身就处于低荧光、弱复杂性的区域,则其检测结果无影响,反而能检测出与镜检结果较为相符的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案例总结】


仪器检测出来的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的值也不一定就是正确。嗜碱性粒细胞升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的我们在审核血常规结果时,应结合散点图以及仪器的报警,有必要的要进行镜检。现在市场上仪器种类较多,每一台仪器检测所用的方法学我们也应该要熟悉掌握。


仪器分类不一定准确,会受样本状态、患者的用药情况或者仪器分类通道影响,我们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此外,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功能越来越多,仪器的准确度也越来越高,但是血常规的审核,镜检依旧是“金标准”。


【专家点评】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是白细胞的一种,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多能干细胞,在骨髓内分化成熟后进入血液。嗜碱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超敏反应。升高常见于: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内分泌疾病、重金属中毒等。降低见于:过敏性休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应激反应等。


该病例分析了一例患者在血常规检测结果审核时,由于发现其血象三系异常、散点图异常以及IP有报警提示,进行了镜检复检,镜检结果发现嗜碱性粒细胞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变化幅度比较大。从而比较了不同厂家及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分析了可能导致嗜碱性粒细胞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减低的原因。


该检验工作者具有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勤于思考,通过临床检验工作中的观察,善于捕捉蛛丝马迹,发现问题。强调我们在审核血常规结果时,应结合散点图以及仪器的报警,有必要进行镜检复查。通过科学分析,解决问题,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实验室数据。


(魏小斌,海口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技师)



【参考文献】

[1]王学峰,管洪在.临床血液学检验第3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55-57.


END




(责任编辑:labwebx)

站内搜索

品牌推荐

更多 >>

关闭二维码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