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检验医学 > 微生物 > 正文

一例儿童马耳他布鲁氏菌血流感染病例分享

日期:2022-04-30 20:50:45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点击:


作者 | 张炽伦 何嘉麟

单位 | 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检验科



前  言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慢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1]。本病多发于我国西北和东北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多发于有畜牧接触史中年人,临床症状以反复发热、多汗、关节痛、头痛、肌痛、乏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2]


本病例为11岁儿童,没有疫区生活史,没有无牛羊等牲畜密切接触史,临床症状以咳嗽、反复发热为主,曾在当地医院予“头孢唑啉钠”治疗,无好转,现分享如下。


案例经过


患儿,男,11岁,于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连声咳嗽,有痰,难咳出,3天前反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7℃,无寒战、抽搐,1天前出现躯干皮疹,间有一痒。患儿体温反复,曾在当地医院予“头孢唑啉钠”治疗,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5月6日遂拟“支气管炎”收住我院。


入院查体:体温:38℃,查体躯干可见粟粒样红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充血,扁桃体肿大。无多汗、关节痛、头痛、肌痛、乏力、淋巴结肿大和厌食。


实验检查结果:血常规:白细胞3.6×109/L,血红蛋白140g/L,淋巴细胞比例52.3%,CRP 55.07m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4U/L,肌酸激酶107U/L,降钙素原0.04ng/ml,血沉:20mm/h,血涂片细胞学检查: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5月9日血培养瓶报告阳性,培养时间为3天,革兰染色涂片后镜下可见细小革兰氏球杆菌,呈“沙滩状”,遂向临床报告危急值,并转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见图1。


图1 革兰氏染色1000X


5月10日血平板未见细菌生长,麦康凯平板未见细菌生长。怀疑是否是流感嗜血杆菌,加转种血平板与巧克力平板。


5月11日血平板上仅可见少量针尖样细菌生长,巧克力与麦康凯皆未见细菌生长,排除流感嗜血杆菌可能性。


5月12日血平板上可见少量圆形灰白色菌落,遂上机鉴定,见图2。

图片1.png

图2 培养3天的布鲁氏菌


5月13日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为马尔他布鲁菌,立报临床。


案例分析


马耳他布鲁是革兰阴性球杆菌或短杆菌,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堆排列,无鞭毛,无芽胞,不形成真正荚膜,光滑型有微荚膜。革兰染色着色不佳,镜下呈细沙状,血培养阳性培养物直接涂片镜下呈沙滩状。


如革兰染色未见细菌,可采用瑞氏染色方法,往往镜下可见一堆堆紫色球杆状,形似血小板样,仔细辨认可发现菌体大多位于破坏的细胞内,见图4。


图4 瑞氏染色 1000X


柯氏染色是鉴定布鲁菌的经典染色方法之一,取培养物涂片,固定后进行柯氏染色,布鲁菌呈红色球杆状,其他细菌呈绿色或蓝色。为了避免布鲁菌的交叉感染,染色前,疑似布鲁菌的涂片要用100%甲醇固定5min(灭活),晾干或烘干后再进行革兰染色、瑞氏染色或柯氏染色。主要生化特点:氧化酶阳性,脲酶试验阳性(<5min),见图5。



图5 脲酶试验阳性


布鲁氏菌感染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畜制品,经皮肤、黏膜、眼结膜、消化道、呼吸道等多途径感染[3]。临床症状以发热、乏力、多汗(可湿透衣裤、被褥)、肌肉关节疼痛,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


本例患者为11岁,没有疫区生活史,无牛羊等牲畜密切接触史,可能食用了布鲁氏菌感染的乳制品或者相关食品。患儿无盗汗,无肌肉,无关节疼痛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相关临床症状。


但入院以后予阿奇霉素口服抗感染,患儿体温反复,呈波状型,见图6。患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增加,血涂片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沉升高,以上都符合布鲁菌感染的外周血象。


图6 患儿体温图


临床结合患儿病情,采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口服抗感染治疗,患儿体温正常,无肌肉、关节疼痛,无呕吐等不适,无睾丸不适,继续抗感染治疗。5月18日,复查患儿体温正常,复查血常规、CRP、肝功能正常,复查血培养阴性,予带药出院。


总  结


布鲁氏菌病多发于有牛羊等牲畜密切接触史的青壮年,本案例患者11岁,比较少见,没有疫区生活史,无牛羊等牲畜密切接触史,临床症状以咳嗽,反复发热为主,躯干可见粟粒样红疹,并没有其他典型症状。


马耳他布鲁氏菌培养时间长,在血平板生长缓慢,导致实验室诊断困难。临床医生对于本病的诊断缺乏足够的经验,容易误诊和漏诊而耽误患者治疗,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本病,我们要引起重视,希望分享此病例能大家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史艳玲,张翠花,赵红九,潘广义.血培养检出马耳他布鲁氏菌1例报道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04):125.

[2]庞众多,杨生义,李依萍,鲁彦,彭彩燕.血液及骨髓培养分离马耳他布鲁氏菌1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2):1727-1728.

[3]王春梅,闫琳琳,农金轻,胡守奎.血培养检出马耳他布鲁氏菌2例病例报告[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1):123-124.



END




(责任编辑:labwebx)

站内搜索

品牌推荐

更多 >>

关闭二维码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