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31 21:53:39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点击: 次
作者 | 李慧平
单位 |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一份患者的标本在ABO血型鉴定时,结果正反定型不符;是标本采集原因?患者自身原因?还是其他抗体干扰?亚型?… …
一、病历资料:患者,男,81岁,入院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既往无输血史;入院时检查血常规、血型。血色素52g/L,申请输注2单位去白悬浮红细胞。
二、血型鉴定:
1.手工微住凝胶卡血型结果:
2.其他实验:Rh血型表型:DCCee;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阴性。
3.结果判断:正反定型不符,怀疑抗原、抗体的减弱或缺失?
三、ABO血型正反不符,查找原因、复查血型:
1.排除人为操作、试剂、环境因素。
2.继续进行实验:
结果:Oc阴性,4℃,15min,加大血清量,延长离心时间,反定型的凝集强度均无变化,筛检细胞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排除抗体减弱因素,怀疑抗原减弱导致的正反定型不符。
3.吸收放散实验:
结果:吸收放散实验立即离心,放散液与3组A1细胞凝集、O细胞不凝集,判定放散液含有-A,患者红细胞可以吸收-A试剂,其红细胞含有A抗原,血型应为“AB”型。
四、患者的血样有机会进行了基因分型,血型为AB型。
本例患者的正定型:-A(-),-B凝集强度4+,反定型:Ac(-)Bc(-)Oc(-),结果判断为正反定型不符[1];不规则抗体阴性,直抗阴性排除其他血型抗体及自身抗体干扰。
按照兰炯才教授的推荐的ABO疑难血型鉴定三步分析法[2],首先分析实验过程排除人为因素和操作失误,其次分析患者的年龄、家系资料、是否临床疾病或治疗的影响;第三步根据排除多种因素后的结果,追加合适的实验项目以验证血型。
在排除第二步中的其他因素后,考虑抗原消失或减弱、亚型导致正反定型不符,补充盐水试管法、加大血清量、吸收放散实验等,证实该患者属老年人抗原减弱,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印证了患者血型位AB型。
准确鉴定ABO血型是保障患者输血安全的首要条件。当血型鉴定出现正反定型出现不一致时,往往需要检验人员及时、准确做出正确报告;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血液病等,首先排除年龄、疾病等因素,有利于尽快判断血型及时救治。
仪器给出的不能判读的结果时,熟练掌握血型鉴定的不同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和储备血型知识是很有必要。本案例的另一个特点在于患者血型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血型检测的实际工作在严重贫血或紧急抢救患者救治时,血型基因分型应用还有一定差距。那么什么时候进行血型分子生物学鉴定呢?主要患者血型主要常用于当血清学检查不能得到可靠结果、ABO/Rh血型变异体或ABO /Rh血型以外的相容型输血等[3]。
参考文献:
[1]Mark K.Fung,Brenda J.Grossman,Christopher D.Hillyer,et al.AABB技术手册[M]. 18版.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9:574-644
[2]兰炯采,陈静娴,马红丽,等.推荐ABO疑难血型三步分析法[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3):165-168.
[3]赵桐茂.血型分子分型技术的进展和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5):530-536.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