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检验文件 > 操作规程 > 尿液常规检测SOP

尿液常规检测SOP

日期:2016-10-11 20:14:14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点击:

(一)检测原理 

通过肉眼观察判断尿外观。透明度,可分为清晰透明、轻度混浊(雾状)、混浊(云雾状)、明显混浊4个等级。
(二)方法学评价

尿色和透明度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尿透明度还易受某些盐类结晶的影响。临床应用仅作参考。 

(三)质量控制 

1.使用新鲜尿尿放置时间过长,盐类结晶析出、尿胆原转变为尿胆素、细菌增殖和腐败、尿素分解,均可使尿颜色加深、混浊度增高。 

2.防止污染。 

(四)参考值

新鲜尿:淡黄色、清晰透明。

(五)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1)代谢产物:生理性影响尿颜色主要是尿色素、尿胆素(URB)、尿胆原(URO)等。

(2)饮水及尿量:大量饮水、尿量多则尿色淡;尿色深见于尿量少、饮水少或运动、出汗、水分丢失。

(3)药物的影响:如服用核黄素、呋喃唑酮、痢特灵、黄连素、牛黄、阿的平使尿呈黄色或深黄色;番泻叶、山道年等使尿呈橙色或橙黄色;酚红、番泻叶、芦荟、氨基匹林、磺胺药等使尿呈红色或红褐色。

(4)盐类结晶及酸碱度:生理性尿混浊的主要原因是含有较多的盐类,常见有:

①尿酸盐结晶:在浓缩的酸性尿遇冷时,可有淡红色结晶析出。②磷酸盐或碳酸盐结晶:尿呈碱性或中性时,可析出灰白色结晶。

2.病理性变化

(1)无色:尿无色且伴尿比密增高,可见于糖尿病;如比密度低,可见于尿崩症。

(2)血尿:①肉眼血尿:当每升尿含血量达到或者超过lml时,尿呈淡红色、洗肉水样,雾状或云雾状,混浊外观。含血量较多时,尿呈鲜红色、稀血样或混有血凝块。②镜下血尿:尿经离心沉淀镜检时发现红细胞数>3个/HP.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引起血尿最常见的原因(约占98%),如肾或尿路结石、结核、肿瘤,各型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肾下垂、肾血管畸形或病变,以及生殖系统炎症、肿瘤、出血(如前列腺炎、肿瘤、输卵管炎、宫颈癌等)。

尿三杯试验,如血尿以第一杯为主,多为尿道出血;以第三杯为主,多为膀胱出血;如三杯均有血尿,多见于肾脏或输尿管出血。

2)全身「生疾病:包括①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低性紫癜、血友病等。②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肾病综合征出血热、高热、重症感冒。③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等。④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肾病、肾动脉硬化病、心力衰竭、心血管神经症等。⑤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痛风、糖尿病等。

3)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如急性阑尾炎、急性或慢性盆腔炎、宫外孕、结肠或直肠憩室炎症、恶性肿瘤,但血尿程度多较轻。 

4)药物毒副作用:如磺胺类、水杨酸类、抗凝血类、某些抗生素类、环磷酰胺等。 

(3)血红蛋白尿:尿游离血红蛋白超过(参考值<0.3mg/L)时,引起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血红蛋白尿。正常人,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很低(<50mg/L),且通过与肝脏结合珠蛋白结合后,形成大分子化合物结合血红蛋白,后者不能从肾小球滤过。当血管内发生大量溶血时,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大量血红蛋白释人血浆中形成血红蛋白血症,溶血产生的血红蛋白超过了肝脏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能力,可经肾小球滤过,若其含量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便形成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多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溶血性疾病等。

1)与血尿鉴别:①离心沉淀后的尿上清液:前者仍为红色,后者红色消退。②镜检沉淀物:前者不见红细胞或仅见红细胞碎片,后者见大量完整的红细胞。③用上清液作隐血试验:前者强阳性,后者一般阴性或仅呈弱阳性。④用上清液作尿蛋白定性试验:前者阳性不变,后者结果减弱或呈阴性。

2)与假性血尿鉴别:如;卟啉尿外观呈红葡萄酒色。碱性尿中存在酚红、番泻叶、芦荟等物质或酸性尿中存在氨基比林、磺胺等药物时,均显示不同程度的红色。

(4)肌红蛋白尿:正常人尿中含量甚微,故不能从尿中检出。当机体心肌或骨骼肌组织发生严重损伤时,尿Mb检查呈阳性,称为肌红蛋白尿。

1)病因:①创伤:如挤压综合征、电击伤、烧伤、手术创伤造成肌肉严重损伤者。

②肌肉疾病:如原发性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③心肌梗死(MI):引起心肌组织广泛坏死,尿肌红蛋白测定可能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④代谢性疾病:如恶性高热、肌糖原积累病。⑤缺血性肌损伤:如剧烈运动后或长途行军后、惊厥性疾病发作等。

2)与血红蛋白尿区别:由于肌肉损伤也常伴有红细胞破坏,故肌红蛋白尿同时也伴有血红蛋白尿。所以,应注意Mb与Hb的区别:①颜色:肌红蛋白尿呈粉红色、暗褐色。②溶解性:Mb能溶于80%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中,而Hb则不溶。

(5)胆红素尿:胆红素尿外观呈深黄色,振荡后产生的泡沫亦呈黄色。此点可与正常尿或药物性深黄色尿鉴别,后者尿振荡后泡沫呈乳白色。胆红素尿不宜在空气中久置。胆红素尿,可见于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

(6)乳糜尿: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中,尿呈乳白色混浊称为乳糜尿。乳糜尿产生的机制:①泌尿系淋巴管破裂:多因淋巴循环受阻,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逆流进入泌尿系统淋巴管,致使淋巴管内压不断增高而破裂,淋巴液进入尿中所致。②深部淋巴管阻塞:乳糜液不能流人乳糜池,而逆流到泌尿系统淋巴管所致。

1)常见疾病:乳糜尿多为丝虫病所致,少数为腹膜结核、肿瘤、胸腹部创伤或手术、先天性淋巴管畸形及肾病综合征等。

2)鉴别特点:①乳糜试验:在尿中加入等量乙醚或氯仿,提取乳糜,用苏丹Ⅲ染色,可呈阳性。②与脓尿与菌尿鉴别:乳糜尿以脂肪颗粒为主,少见血细胞、脓细胞、细菌。 

(7)脓尿与菌尿:①脓尿:常含有脓丝状悬浮物,放置后可有云絮状沉淀。②菌尿:尿内含大量的细菌;多呈云雾状,静置后也不下沉。

1)常见病因:脓尿、菌尿均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尿道炎等。

2)鉴别试验:①镜检:脓尿时可见大量白细胞及成堆的脓细胞;菌尿则是以细菌为主。②蛋白定性:脓尿、菌尿均为阳性,且不论加热或加酸,其混浊度均不消失。 

(8)结晶尿

1)常见类型:①磷酸盐和碳酸盐:使尿呈淡灰色、白色混浊。②尿酸盐:析出后尿呈淡粉红色混浊或沉淀。

2)鉴别试验:与脓尿、菌尿鉴别:①加热法:混浊消失多为结晶尿。产生沉淀可能是脓尿、菌尿。②加酸或加碱:磷酸盐和碳酸盐尿,加入5%~l0%乙酸数滴,混浊可消失;如同时有气泡产生则多为碳酸盐结晶。③镜检:可见大量盐类结晶}脓尿、菌尿,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白细胞、细菌。④蛋白定性:为阴性,后者脓尿、菌尿多为阳性。 

与乳糜尿鉴别:可用乳糜试验加以鉴别,前者为阴性,后者为阳性。



(责任编辑:xgh)

站内搜索

品牌推荐

更多 >>

关闭二维码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