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检验医学 > 免疫 > 正文

一例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引发的思考

日期:2021-04-29 11:31:47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点击:


作者 | 吴文峰,邓顺顺

单位 |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前  言


据WHO报道,全球约有2.57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感染者,目前我国感染携带者约7%,乙型肝炎病毒是我国携带率最高的肝炎病毒。


常规的乙肝血清学检查一共有5项: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即“两对半”,其中第1、3、5项阳性表示“大三阳”阶段;第1、4、5项阳性表示“小三阳”阶段。


案例经过


患者,男,41岁,入院常规检查乙肝五项,检查结果为乙肝2、4、5阳性。在审核报告时发现患者历史结果显示乙肝1、4、5阳性,是俗称的“小三阳”,


检验科工作人员第一个考虑到的是不是标本张冠李戴了,于是和患者所在科室护士沟通,重新抽血复查,再次检测乙肝2、4、5阳性。


该结果引起检验科人员的高度重视,工作以来还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情况,详细查看了患者以往的检查结果,患者于2009年以来每年都有在我院乙肝五项检测记录,前面结果都是乙肝“小三阳”,ELISA酶标仪上显示的吸光度值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本次检测乙肝HBsAg转阴,出现HBsAb。患者每年的生化肝功能检测结果无特殊。


科室内分析讨论,将患者前后两次标本分别稀释后再重新检测,之前用的是ELISA方法检测,再用化学发光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都仍然显示乙肝2、4、5阳性,再继续做乙肝DNA定量检测,结果为阴性。


患者确实表面抗原转阴,实验室反复确认后发放检验报告。


案例分析


在HBV感染患者中,每年乙型肝炎HBsAg转阴概率为0.5%~1%,其可能为疾病的自然转归,也可发生在抗病毒治疗后[1-2]


曾有急性或由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chronichepatitis B,CHB)病史,现为HBsAg持续阴性、抗-HBS阳性或阴性、抗-HBC阳性、HBVDNA低于最低检测下限、ALT在正常范围,称为乙型肝炎康复[3]


引起HBsAg转阴的可能性因素很多,与患者本身的机体免疫情况、基因分型、HBV-DNA滴度、年龄、HBsAg阳性史、家族史等有关,经过正规的保肝抗炎药物、重组人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CHB等也可以获得HBsAg转阴。


若急性乙肝患者滥用药物,虽能使表面抗原强行转阴,但并未彻底消灭肝炎病毒,反而可能使肝病向慢性活动性肝炎发展,导致隐匿性HBV感染(occult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


在OBI患者中,80%可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称为血清阳性OBI;但有1%~20%的OBI患者所有血清学指标均为阴性,故称为血清阴性OBI。


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种可能是显性(急性或慢性)HBV感染后HBsAg消失,通常其血清或肝组织HBVDNA水平很低,无明显肝组织损伤;


另一种是HBVS区基因变异,导致HBsAg不能被现有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到,其血清HBVDNA水平通常较高,可能伴有明显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此类患者可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将HBV传播给受者,其自身在免疫抑制状态下可发生HBV再激活[3]


据和临床沟通,患者及其家属否认进行过抗病毒相关的治疗,这属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发生的乙肝病毒自发性清除现象。这种情况确实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发生概率极低。


总  结


每一份检验报告尤其是传染病检测报告对患者和临床都有相应的参考与指导意义,错误的报告会直接误导临床的诊断,所以在检验工作者日常工作中出现与常规不一致的情况,一定要复查与验证,确保每一份检验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平时也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面对有疑问的结果时,要勤于搜索查询相关的资料,小心谨慎,仔细求证,多与临床沟通,确认有理有据,准确无误再发放检验报告,给临床带来切实的疾病诊断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BurnsGS, Thompson AJ. Viral hepatitis B: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s.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2014, 4(12): a024935.

[2]LiuJ, Yang HI, Lee MH,etal.Distinct seromarkers predict different milestones of chronichepatitis B progression.Hepatology, 2014, 60(1): 77-86.

[3]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0,10(1):1-25.


END




(责任编辑:labwebx)

站内搜索

品牌推荐

更多 >>

关闭二维码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