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检验医学 > 临检 > 正文

和朱忠勇老师商榷(关于超高倍显微镜之争)

日期:2010-06-04 13:45:21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点击:

关于“超高倍显微镜”之争
(和朱忠勇老师商榷)
宋若渠  欧加兵
超高倍率显微镜能否检查泌尿道病原体问题,在医学检验界已经争论了六、七年。与前些年前相比,不再是一片反对声了,现在的情况是:凡是使用过或仔细看过超高倍率显微镜检查泌尿道分泌物的单位或个人基本执肯定态度,反之,则可能执怀疑或否定态度。正像朱忠勇老师所说,现在不仅一些小医院在使用这种显微镜,就是很多大的医疗单位也正在或开始用上了这种显微镜。据作者在网上看到的资料,05年世界银行日元和德元贷款支持中国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部分省市医疗器械招标清单中,从南到北,超高倍显微镜就有数百台之多,可见人们对超高倍显微镜的认同程度和其影响力。
最近,全军医学检验中心,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朱忠勇老师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撰文对此提出质疑。作为中国第一批超高倍显微镜研发的参与者,而且目前仍在继续从事这一领域研究,想就有些问题与朱老师等商榷。
一、首先澄清两个问题:
1、超高倍显微镜最初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的开发只是避开原创人的专利保护,重新设计了光路,连接了计算机系统,使之在国内本土生产,价格大幅度下降。但此种仪器属新产品,尚无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不少商家竞相仿制、滥造,市场上鱼目混珠,假货充斥,非我等的初衷,企业对此也是无可奈何。这么多年来,对超高倍显微镜的种种责难和批判,实际是代人受过。正象见网上有的网友评论所言:一本好经给歪和尚唸砸了。
2、当初超高倍显微镜进入中国时,是和“末梢血分析”捆绑销售的,国内开发出来后,考虑到“末梢血分析”是一种检查方法,没有专利保护,所以就原封不动保留下来,供研究、试用。之后“末梢血分析”在名称上演变为“一滴血亚健康检查”,而内容没有变,说白了,它是美国人研究的健康筛查方法,据我们所知,国内只有极少数人有它的原版培训教材和掌握其分析技术,目前它也被众多和尚们唸得不成经了。其实开发超高倍显微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推广一滴血亚健康检查,而是看到这种显微镜有其它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果有学者对这一块感兴趣或有疑问,请直接上网与美国研究人员交流。谈到“2001 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邀请了有关专家和个别该试验的拥护者,在北京小汤山九华山庄开了一个小范围的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检查没有科学根据;所谓“超高倍显微镜”能放大20000倍,有的厂家广告甚至说可以放大30000~35000倍云云,根本不可能”一事,本人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我的记忆中会议的最后结论是:认为超高倍显微镜检查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是可行的,并决定召开北戴河专题讨论与经验交流会;对于“一滴血亚健康检查”的结论是既不支持,又不反对,即不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刊登此类文稿,也不再发表批判文章,因为“一滴血亚健康检查”不属于医学检验的范畴。诚请会议的主持人查看会议记录,以免混淆视听。当然,放大30000-35000倍之说纯糸不法商家的骗局。
二、超高倍显微镜是否提高了分辨力?
朱老师展示的公式d=0.61λ/(n×sinθ)是正确的,这是160多年前物理学家导出的关于显微镜分辨率的公式,至今没有被推翻。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公式中的λ(即光的波长)已经可以比较容易改变了,例如我们使用的白织灯光源,如果将它变成冷光源,就要将它的红、橙、黄成份滤去,留下绿、蓝、紫等成份,光的波长就缩短了,分辨力就有提高。如λ变成400um,分辨力不再是0.2um(100倍物镜),而是0.16um,如果λ变成350um,分辨力可以提高到0.14um。
另外,超高倍显微镜不仅仅是采用CCD或CMOS将显微物像投影到屏幕上,它使用了二次放大技术,也即在放大器中加了一组透镜组,经计算机显示在屏幕上成了数字信号,它是实实在在的显微放大。因为人眼的分辨力是0.1-0.2mm,尽管显微镜的分辨力达到了微米级,我们用目镜观察(100倍物镜下),也只能分辨0.2um左右的质点距离。如果将物像再放大10倍,达到10000倍,那么距离0.05um的两质点显示在屏幕上是0.5mm,显然人眼就可以分辨开来了。这种情况在目镜下最大仅1000倍,两质点显示才0.05mm,所以无法分辨。它与d=0.61λ/(n×sinθ)公式无关,超高倍显微镜是基于这两点而实现的。高清晰度是二次光学放大的前提,现今,提高显微镜分辨力还可采用其它技术,也不涉及d=0.61λ/(n×sinθ)公式。
三、关于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查
众所周知,我国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约10余种,都有其形态学特征,例如:淋病双球菌大多呈双球形,成堆出现在白细胞、脓细胞或柱状上皮细胞内,其它双球菌则几乎不成堆出现在细胞内,尤其不成堆出现在柱状上皮细胞内。衣原体在柱状上皮细胞胞浆内形成包涵体,并在生长周期达一定时刻向细胞外排放原体和网状体,但胞浆和胞核完好无损,受感染细胞能继续生存。这是其它病原微生物所不具有的特征。又如,人乳突瘤状病毒感染鳞状上皮细胞后,在细胞核内生长繁殖,最终形成挖空细胞。发现挖空细胞就提示乳突瘤状病毒感染,挖空细胞是非常容易辨认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出现细胞核的融合,有时成为巨核细胞。与之相类似的是巨细胞病毒感染,但它的特征是细胞核周环形包涵体,称作“猫头鹰眼征”。如此等等,都是前辈们长期观察的经验积累,早已总结成文,无须再行论证。
近年,美国TCT及TBS系统的介导文献中均将这些特征作为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依据。然而,实践证明,显微镜检查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的阳性检出率不高。取而代之是细菌培养、细胞培养、抗原抗体、单克隆、DNA、核酸技术等,这些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肯定的。不过,事物都有双重性,没有绝对的完美,以衣原体检查为例:我们知道,衣原体原体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生活的环境里,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污染洁具的互用,不洁用水洗身以及公共游泳场所的消毒不严等,很可能出现衣原体原体传播,但一般来说它只“寄居”在尿道前部或阴道,不一定侵入到较深的柱状上皮细胞区域。这些人的前尿道或阴道标本中含有衣原体原体,用被认为是“金标准”的细胞培养时,同样能培养出包涵体来。但是体外细胞培养出现包涵体,并不意味在被检者体内也有包涵体,这就有可能给临床诊断带来困惑,光凭细胞培养阳性,能诊断是衣原体感染吗?需要进行治疗吗?
人乳突瘤状病毒(HPV)的DNA检查也是这样。据文献介绍,人类是HPV唯一宿主,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有过HPV感染史。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体皮肤;特别是会阴部常常检出HPV,所以各国妇科专家提出检查HPV应该DNA与细胞学同时进行。加德纳杆菌、白色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等的检查也应如此。没有在患者泌尿生殖道细胞内看到病原微生物或由微生物引起的细胞形态学变化,仅仅是细菌培养、细胞培养、抗原抗体、单克隆、DNA或核酸技术检查等“阳性”,临床医生是不放心的。
针对传统的显微镜下微生物与细胞形态学检查,阳性检出率低,费时、费事的缺陷,我们在大专院校和中科院等研究院所的支持下,历时数年,耗费巨资,开发了超高倍显微镜下的泌尿生殖道“活细胞学检查”。它包括:标本的取材方法与器具、制片方法与制片机、物像显示与精确测量、细胞和微生物的识别与鉴别、计算机操作平台与自动生成彩色图文报告系统等部份。现在能做到在标本不染色的情况下,一张涂片即可同时检查泌尿生殖道常见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包括:淋病双球菌、梅毒螺旋体、白色念珠菌、加德纳杆菌、滴虫、支原体、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乳突瘤状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并且能够明确告诉医生,大部分微生物是在细胞内检出的,有些可以判定是“活”的,可以在医院PACS系统或局域网中提供给临床AVI文件。最近,我们又成功地将宫颈细胞学检查移植到超高倍显微镜下进行,开发了宫颈活细胞学检查,包括细胞制片机和标本搅拌滤过瓶在内全部本土化,大大降低了宫颈癌筛查和女性妇科感染病变的检查费用。
四、关于支原体问题
尿道标本中支原体采用超高倍显微镜检查,国内有学者从事这一研究长达10多年之久。国际上早已公认解脲支原体能在细胞内生长、繁殖,所以采用超高倍显微镜检查简便、快捷,很容易与衣原体、疱疹类病毒区分开来,因为它不形成包涵体。把支原体作为机会致病菌或伴生病原体是正确的,临床要求实验室检查可能仍然是必要的。如果认为超高倍显微镜不能检查尿道标本中支原体,希望有一些实验资料来证实国内学者曾经发表过的论文和实验资料是错误的,这样就更有说服力。1994年-1995年性学杂志有系列研究文章报导。
作为研究与开发必然要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必然会有一些引起质疑和争论的地方,正象朱老师指出的“国外至今也未有相关报导”,因此便没有更多资料可以借鉴。还有些问题须要深入探讨与求教,如朱老师提到的“布朗运动”,生物细胞内能产生布朗运动吗?为什么经过一定时间后,这种细胞内的布朗运动会停止呢?它的运动轨迹符合爱因斯坦公式吗?活的白细胞内溶酶体的运动也是布朗运动吗?诸如此类,诚心希望更多专家、学者的参与、赐教。
最后,谢谢朱老师对超高倍显微镜的关心、爱护。
 
联系:E-mail 123join@163.com


(责任编辑:labweb)

站内搜索

品牌推荐

更多 >>

关闭二维码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