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检验 > 正文

六部门联合整治不合理医疗检查,检验科成重点对象!

日期:2021-06-08 13:11:33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点击:

4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国家药监局综合司、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等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此举旨在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诊疗技术规范,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合理医疗检查(包括各类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行为。

 
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年各医院还将严查临床标本直接外送的现象,同时对于部分重复、无临床意义的项目开始清理。
 
此外,行动还将治理无依据检查、重复检查等不合理检查行为。治理可能诱导过度检查的指标和绩效分配方式。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和科室实施“开单提成”、设置业务收入指标并与医务人员收入直接挂钩等可能诱导过度检查的行为,以及针对未取得临床注册产品的违规使用、无依据检查、重复检查、特殊检查的充分知情、开单提成等敏感领域进行整治。
 
专项治理活动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分为部署阶段、自查阶段、检查评估阶段、总结阶段4个阶段实施。专项治理自查范围要实现辖区内医院(含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全覆盖,其他类型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诊所)覆盖50%以上。




本次专项治理行动的重点内容




1、重点治理违法违规开展医疗检查行为


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超出诊疗科目范围开展医疗检查,开展禁止临床使用的医疗检查,使用未依法注册或者备案的医疗器械、聘用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医疗检查,以及违规收取医疗检查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专项治理行动中发现存在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的定点医疗机构及相关涉事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2、重点治理无依据检查、重复检查等不合理检查行为


组织对医疗机构门(急)诊、住院患者医疗检查情况进行自查和抽查,组织专家对检查必要性、规范性进行论证,对于违反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及有关诊疗技术规范等开展的无依据检查、非必要重复检查等行为进行查处,责令整改,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3、重点治理违反知情同意原则实施检查行为


重点治理实施特殊检查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形。引导医疗机构强化落实知情同意和院务公开要求,加强科普宣教,公开本院开展的检查项目收费标准。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开具检查单前,要说明检查目的和必要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对于特殊检查,要取得患者或家属书面同意。
 
4、重点治理可能诱导过度检查的指标和绩效分配方式


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和科室实施“开单提成”、设置业务收入指标并与医务人员收入直接挂钩等可能诱导过度检查的行为。推动将技术水平、疑难系数、工作质量、检查结果阳性率、患者满意度等作为绩效分配重点考核指标,引导建立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和技术价值的绩效分配方式。
 
5、重点治理违反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行为


加强对有关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对于违反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违规使用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用于临床诊疗的行为予以查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整治时间持续1年!




专项治理活动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
 
分4个阶段实施:
部署阶段(2021年4月—5月)
自查阶段(2021年5月—8月)
检查评估阶段(2021年9月—2022年1月)
及总结阶段(2022年2月—3月)





影响:这些医疗器械使用量,或大幅减少



据了解,现在医疗机构基本拥有了临床检验、放射影像、心脑功能监测、超声检查等系列医疗检查技术项目,种类繁多、功能齐全。


其中,临床检验主要有血液检验、骨髓细胞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痰液检验、生化系列检验、脑脊液检验、体液分泌物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等项目。


放射影像技术主要包括X线透射或拍片、CT、核磁共振成像(MRI)、核医学显像、造影、介入等种类。


其中体外诊断产品尤为重要,中国产业信息网分析,作为临床诊疗中最主要的诊断方式,体外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了80%的信息,该行业也成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细分领域。


2013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288亿元,2016年达到450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16%。预计到2020年,我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市场规模将超800亿元。


截至2020年2月4日,国内经营范围包含体外诊断的注册企业共有15070家。从省份看,体外诊断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山东、广东和江苏分别以3705家、1439家、1106家企业位居全国前三。


本次全国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工作后,体外诊断试剂的使用量或许会明显减少。


东软望海医院数据联盟发布《中国首部公立医院成本报告》显示,在医院内,医学检验科以高达89%的成本收益率位居各一级医技科室之首,成本收益率远超临床科室。


若将范围扩大至一级、二级等科室,CT室则以高达152%的成本收益率高居榜首,第二名为MRI室,成本收益率为135%,第三名为超声室,成本收益率为130%。


而在众多临床科室中,除了放疗科、肿瘤科以外,其它临床科室收益情况均为负数。医院收益率排名前三的检查项目均在影像科。





四川已开始开展不合理医疗专项检查



实际上,3月24日,四川省卫健委官网就发布了“关于印发《四川省卫生健康行业领域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该省为期10个月的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工作。整治范围为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含中医、妇幼)和社会办医疗机构。


在整治内容方面,继续深化“大处方、泛耗材和内外勾结欺诈骗保”系统治理,启动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聚焦高值高频检查【每次每项或每个部位计价大于200元、专科覆盖面广、检查适用病人多的检查项目,如具有代表性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查等】。





“不合理医疗检查”治理趋严,未来或有更多省市落地



实际上,近年各地针对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治理也同样层出不穷。


2020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要开展为期一年的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无依据检查和重复检查。同时建立医疗检查监管长效机制,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的医疗机构和人员进行警示、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2月25日,安徽省召开全省医疗机构医保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3月3日,淮南市也召开了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医疗机构医保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工作。


3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电话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部署了这项工作。换句话说,国家任务已经下达,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或许还会有更多省市像四川省这样落地“不合理医疗检查”整治行动。


总的来说,近年来医药、医疗行业治理违法违规行为已经逐渐上升到了整个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地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此次联合发布,2021年全国范围内的医疗结构都将面临大检查,巡查风暴即将上演。而未来,随着国家卫健委、医保持续下场对医疗领域的违法违规予以查处,这一领域的反腐力度较之卫生主管部门引导的行风建设,又或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对于这一消息,网友们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网友声音:医疗机构乱收费问题比毒瘤更具危害,犯罪成本低,罚金对于暴利行业的惩戒已不具震慑力。重症还需猛药医,没有严惩就没有健康的市场营销环境。




本文由体外诊断网整理自卫健委官网、四川省卫健委、九鼎医管评论、制药网、赛柏蓝器械


(责任编辑:dawenwu)

相关阅读

站内搜索

品牌推荐

更多 >>

关闭二维码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