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检验相关 > 感动检验 > 正文

一晚做74份样本检测,他们的名字叫检验人员!

日期:2020-02-18 22:21:00 来源: 杭州网 点击: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几乎是与病毒“零距离”接触,但这个工作是确诊患者是否感染的最快速有效手段,对早发现早诊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抗击疫情的一线战场不可或缺的“利剑”。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两位检验人员,走近这把“抗疫利剑”!

“每个动作都得慢慢做”

为了让医院在送出病毒样本后12小时内得到检测结果,西湖区疾控中心连同杭州市属医院的增援力量在内,共有9名检验技师分3个小组,日夜轮岗,全力保障检测效率。

  • 一夜最多做74份样本检测

这个夜班,他和同事一共做了43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的核酸检测。“不算多,最多的一次做了74份。

  • 每个动作都要慢慢做 整个过程要五六个小时

每次他都需要做好三级防护,先消毒,戴上医用手套,再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穿戴好N95医用口罩、护目镜、帽子、鞋套,“全副武装”进入PCR实验室。之后进入实验检测流程。

基本上,每做一批实验检测,从样本接收登记、实验环境准备、个人防护装备到实验检测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只要疫情不解除,就一直坚守!

杭州市疾控中心卫生检验中心主任汪皓秋,是杭州最早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检验人员之一。他从收到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样本开始,就身先士卒进入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逐一排摸解决风险点。

在汪皓秋的带领下,市疾控中心18人组成的检测队伍主动放弃春节假期,24小时与病毒近身交锋,平均每天完成200多份样本检测。

杭州市疾控团队也完成了杭州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并提交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和GISAID数据库。

  • 新冠病毒检测有“五高”特点

1. 场地要求高——PCR实验室。标准的四区分隔和气流控制:试剂准备、标本制备、PCR扩增检测和扩增产物检测四个独立的实验区。每个独立实验区设置有缓冲区,同时各区通过气压调节,使整个PCR实验过程中试剂和标本免受气溶胶的污染并降低扩增产物对人员和环境的污染。机械连锁不锈钢传递窗保证试剂和标本在传递过程中不受污染(人物分流)。

2.人员要求高——PCR上岗证。进入PCR实验室,需要经过从基础理论、实验原理、规范操作、质量保证到注意事项等规范的培训,并获取PCR上岗证。

3.检测风险高——直接对病毒核酸进行提取、扩增。检测过程中,样本的开盖,核酸提取的震荡、离心都有可能产生气溶胶,有感染的风险。

4.防护要求高——个人防护必须按照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要求进行。

5.体力耐力要求高——整个实验过程基本需要4小时,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到1个小时就汗流浃背;呼吸防护面罩一层水汽,会有缺氧感觉;再加上隔离区只可以人和样本进去,扩增时漫长的等待,其间不能吃东西、喝水、上厕所,这些对于检验者的体力耐力无疑是多重考验。

面对连日来的高负荷工作,他们说,无论在何时何地,所有检验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患者尽早确诊,及时治疗。只要疫情不解除,他们和战友们就会一直坚守在检测岗位。



(责任编辑:xsq)

相关阅读

站内搜索

品牌推荐

更多 >>

关闭二维码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