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2-16 15:55:23 来源: 检验医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沙文彬 点击: 次
沙文彬
住院部3楼,早上09:45
林毅端着一个不大的白瓷盘,走在有些昏暗的儿科走廊里。盘子里放着末梢采血的工具——采血针、棉球和微量吸管。整个走廊里,弥漫着一股熟悉的消毒液味道。
林毅他们医院,儿科的住院患者,单纯检查血常规时,往往要检验科的人,到病房挨个采集末梢血。因为,儿科医生说,小孩子的血,不好反复抽。这一周,这个苦差事就落到了林毅身上。
走过护士站时,他无意中听到里面两个护士的对话。
“你见10床的孩子了吗?像块炭似得。”
“交班时听说了,还没见到呢。是个黑人?”
“听说是混血,孩他爸是黑人。不过现在爸妈都跑没影儿了,只有一个外婆陪着。”一名护士压低了声音。
“唉,那孩子遭老罪了。”
“可不是嘛。”
黑人?林毅心中想起一个人。但他没有细想,因为他得赶紧去采完最后一个血样。
来到最后那个孩子所在病房门口时,林毅瞥见隔壁门上,写着“9-12床”。他心里的好奇猫又冒了出来,脚步不自觉的迈了过去。
推门进去,他看到第二张床上,躺着一个肤色黝黑的孩子。床边的矮凳子上,坐着一个中年女人,眼神直直的盯着床沿。
林毅发现,这个女人他认识。走过去,他叫了一声:“阿姨。”
女人半天才回过神来,抬起头,愣了一下,“呀,小林啊!”
李阿姨一家,原本和林毅家,住在一条胡同里。自从五年前,林毅一家搬到楼房里,就再没见过。
“小黑怎么了,阿姨?”林毅望着床上的孩子。
“唉,这孩子打一周前,就说肚子疼,拉肚子。我以为是肚子受凉了,给吃了点药,可不见好。昨晚放学回来,饭也不吃,就躺床上了。后来我叫他,也不搭理我。过了会我过去,发现他抽风、说胡话了,还吐了几回。就赶紧抱来医院了。”
“他吃啥不卫生的东西了吗?”林毅问道。
“没有啊,每天都是跟我在家吃饭。”
“那以前生过病吗?”
“这孩子打小就没得过啥病,可乖了。”说到这,李阿姨脸上有了些精神。“也就上小学前体检,说转氨酶啥的高。后面看了大夫,开了些保肝的药。”
“那这次大夫咋说的?”
“大夫说,孩子肝衰竭、肾衰竭、还说了一堆病,我也没记住。让我做好最坏的准备。”李阿姨流下了眼泪。
“唉,这孩子命苦啊。去年才刚上了户口,进了小学。医保都还没办下来。咋就好端端的,生了这么严重的病呢,真是造孽啊!”李阿姨抽泣起来。
林毅不知如何去安慰她。看着病床上的孩子,他的思绪飞到了从前。
小黑的母亲郑燕,跟林毅是青梅竹马的玩伴。高中毕业后,郑燕去了外省打工,林毅则去上大学了。
后来听别人说,郑燕打工两年多,顶着大肚子回了家。没过几个月,就生下个混血儿。周围的邻居们议论纷纷。可孩子还没满月,郑燕就离家出走了,从此没了音信。
这孩子除了肤色外,跟胡同里其他小孩子也没两样。开始周围的人叫他“小黑”,是带着戏谑。但时间长了,小黑倒成了他的小名,家里家外都这么叫了。
“小林,你也是大夫,你给好好看看吧!”李阿姨抓住了小林的手臂。
“阿姨,您别急。小黑会好起来的。”林毅小心维持着手里瓷盘的平稳。
回到检验科,林毅把采集的血常规标本,交给朱老师。就赶紧到电脑上,查看小黑的检验结果。
他的血常规显示贫血、血小板重度减少。感染性疾病五项,都是阴性。凝血和生化结果,则是“一锅粥”,几乎所有项目的后面,都有标示升高或降低的箭头。
结果这么异常,但临床诊断,却只有简单的四个字:昏迷待查。林毅一时也看不出这些结果,应该如何解读、诊断了。
他皱着眉,盯着电脑屏幕,想尽力从中看出一些诊断线索,但脑海中又浮现出小时候的场景。
有一次,在巷子里玩时,一只蜜蜂不知怎么,偏偏落到了林毅的手心里。他下意识的一攥手,蜜蜂死命的蛰了一下。他疼的嚎哭起来,郑燕也被吓得大哭。现在想起来,他还是觉得钻心的疼……
林毅的思绪,突然被拉了回来。因为他发现,一直盯着的屏幕上,一个项目显得格外扎眼——碱性磷酸酶。
小黑的肝功中,转氨酶、胆红素等都明显升高,但碱性磷酸酶却只有23U/L,明显偏低。在一堆因升高,而有红色箭头↑标记的项目里,这个项目背后的蓝色箭头↓,显得格外突兀。
血钙不低,可以排除抗凝剂造成的假性降低。难道是底物耗尽?碱性磷酸酶出现底物耗尽,林毅以前还没遇到过。小黑的生化是当天凌晨做的,在仪器界面上应该还能找到。
他起身走到生化室,生化仪前没人。找到小黑的结果,打开碱性磷酸酶的反应曲线——没有异常,跟正常的曲线没有区别。
“不是底物耗尽。”林毅喃喃自语着,“可肝功的其他项目又那么异常。肝衰竭伴随着碱性磷酸酶降低…降低…”
“啊!是Wilson病!”他赶紧跑回血液室,从电脑上打印了一份小黑的生化结果,又从抽屉里拿了一本书,就要往外走。朱老师一看,说道:“你又去哪儿啊,还有十几个片子要看呢”
“我再去趟住院部。”林毅边说边跑了出去。
“这年轻人,一天天的……”朱老师叹了口气。
林毅来到三楼走廊最尽头的房间,门上挂着“副主任办公室”的牌子。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他敲了门。
“进来。”里面传出一个有些含糊的声音。
他推门进去,看见里面的人正端着茶杯。“戴主任,您好。我是检验科的林毅。”
“哦,有事吗?”戴主任慢条斯理的问到。
“戴主任,我来是想了解一下,10床患者的情况。”
“10床,你坐吧”戴主任指了一下眼前的沙发,“10床来的时候,情况就很不好。昏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低、肝衰竭、肝性脑病、肾衰竭、高钾血症,凝血也不行…”
“那病因找到了吗?”林毅忍不住插了一句。
“病因…”戴主任停了一下,“可能性有很多,目前不好说。”
“我注意到他的碱性磷酸酶,反常偏低。这应该是个重要的线索。”林毅把化验单递了过去。
戴主任看了一眼化验单,“这个碱性磷酸酶,儿科病人里高的很多见。生理性增高,没有临床意义。低了就更没意义了。”
“转氨酶、胆红素明显升高,碱性磷酸酶却降低,这符合Wilson病。”
“啥病?”
“也叫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于铜代谢异常,导致铜元素集聚在体内造成的。您看看这个书上的案例。”林毅把一本打开的《临床检验案例解析》,递了过去。
“这个患者的碱性磷酸酶-胆红素比值,完全符合Wilson病的特征。”
“嗯,这是罕见病。确诊要做肝穿刺和一系列实验,咱们医院没有诊断能力和经验。”戴主任扫了一眼书,放下了。
“可以先用青霉胺实验性治疗吧。”林毅有些着急。
“医院里没有这个药。再说诊断也不明确。这个病人没有医保,经济条件也不行,很多治疗措施,我们都没法用。”
“那从外面买青霉胺,试试吧。”林毅急的站了起来。
“医院禁止让家属去外面买药,又不是没出过事。”戴主任也站了起来,显得很不高兴。
“我在八楼还有会。”戴主任说完,拿了个笔记本,就要往外走。
就在此时,一个护士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主任,10床心跳停了!”
林毅听到后,第一个跑了出去。他跑进病房时,看见两个护士正在给小黑做心肺复苏。
李阿姨哽咽着,瘫倒在病床边,被旁边床的家属搀拽着。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声、旁边病床上孩子们的哭闹声,响成一片。
戴主任随后也进来了。他俯身检查了小黑,起身摇了摇头,下了医嘱:“肾上腺素1毫克静推!”
抢救了二十多分钟,病房里逐渐安静了下来。只有两个护士还在轮流按压着小黑的胸部。但他的心电图,还是没有一丝的变化。
戴主任看了一眼手表,对两个护士说道:“行了,记录吧,死亡时间早上11点13分。”
李阿姨突然哭出了声音,使劲的抱住小黑。两个护士也跟着抽泣起来。林毅攥紧了拳头,努力抑制着眼眶中的泪水。
林毅刚上班,朱老师就给了他两张化验单。“昨天下午,银河检验的人送来的。你咋还给自己做了个基因检测。”
“随便做着看看。”林毅敷衍了一句,接过了化验单。虽然上面写着自己的名字,但他知道那是用小黑的血样做的。第一张化验单显示铜蓝蛋白浓度偏低,第二张化验单下方写着“结论:ATP7B基因外显子中检出错义突变(Arg778Leu)”。
林毅知道,小黑可以确诊了。他抬起头,看见升起的太阳,正照到对面楼的玻璃上,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眼中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了。
(本故事纯属虚构,人物和事件都是想象的产物。但对疾病的描述,是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