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 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
最近收到临床护士的一个疑问,科室里用便携式血糖仪给患者测血糖时,患者同时拿着自己平时在家监测自己血糖的血糖仪一起检测,发现结果相差较大,那这种怎么解释呢?
1.血糖仪不同的工作原理
血糖仪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来反映血糖水平。无论是家用血糖仪还是医院使用的专业设备,其核心原理都是基于生物化学反应的检测方法。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电化学法,根据原理不同分为葡萄糖氧化酶(GOD)血糖仪和葡萄糖脱氢酶(GDH)血糖仪两种,GDH由于辅酶不同又细分为NAD-GDH、FAD-GDH、PQQ-GDH三种。
(1)GOD型血糖仪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与氧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通过测量反应中产生的电流大小进而转换成相应的血糖值,葡萄糖氧化酶法特异性好,不会和血液中的麦芽糖,乳糖,半乳糖等糖类起反应。
但是试纸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氧化,同时会受到环境氧浓度和海拔过高的影响。GDH型血糖仪利用GDH将葡萄糖氧化,在辅酶的作用下,将氧化产生的电子递呈到电极上,然后通过电子数量的多少来反映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这个过程就容易受到血液中非葡萄糖糖类物质(麦芽糖、乳糖、半乳糖)影响,可能导致血糖值偏高。正好科室有一款GOD型血糖仪和GDH型血糖仪,我们对同一管静脉血检测,测完后立即离心再用生化仪再次检测,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不同原理的血糖仪其检测结果是不一样的,根据卫生行业标准WS/T 781-2021[1]当血糖浓度≥5.6mmol/L时,差异在±15%范围即可。
(2)因检测方法不同,受干扰的物质和程度可能存在差异,导致结果差异[2,3]。
图片来源: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 .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36) : 2864-2867.
2.不同的质量管理要求
(1) POCT 血糖监测可分为通常用于医疗机构的血糖监测系统(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BGMS和患者居家进行的血糖自我监测(self-monitoring blood glucose.SMBG)两类。
市场上的家用便携式血糖仪种类繁多,质量不一。便携式血糖仪进人医院正式用于临床之前应进行以下必要的方法学评价,从而确认此款血糖仪是否满足临床需求、是否适用于医院复杂的医疗环境,确认属于BGMS,而非SMBG设备。
评价指标至少包括:精密度、与生化分析仪的可比性、测量区间、抗干扰性能[2,3]。
图片来源:卫生行业标准WS/T 781-2021《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指南》
(2)医用POCT便携式血糖仪每年会进行一年2次的与生化分析仪的比对试验,同时还会参加室间质评活动;
像我们医院会同时参加国家卫健委和省临检中心的POCT便携式血糖仪的室间质评活动,确保我们的BGMS血糖仪能满足临床的质量要求。而通常SMBG是没有参与定期的比对活动,缺乏规范化质量管理,血糖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都有待监测。
3.超出测量范围结果不可信
HCT在35%~55%区间内时,便携式血糖仪通常可正常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的血糖测量区间通常在2.2 mmol/L~22.2 mmol/L的范围[1]。
HCT超过这个范围,血糖超过测量范围,结果均不可靠。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和容易发生贫血的孕妇,血糖结果分析需结合其HCT结果。
一次临床医生急忙电话来问,一名新生儿在床旁上用血糖仪测得血糖值为2.2 mmol/L,报危急值了,但静脉血的生化检测结果回报为3.5 mmol/L,怎么相差如此大? 经查发现该新生儿HCT 63%,超出常规范围(35%-55%),血糖仪低估了实际血糖值。
1.了解差异的合理性
家用血糖仪与医用血糖仪的质量管理要求不一样,医用血糖仪BGMS统一的规范化质量管理下稳定性和准确性通常是家用自测血糖仪SMBG系统,在比对结果时不是和医院的POCT血糖仪结果比对(因为方法学原理和品牌可能都不一样),而是和医院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比较。
而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之间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是正常的(血糖仪检测的是毛细血管血糖,而医院的生化血检测的是静脉血糖!)。只要差异在合理范围内,满足WS/T 781-2021[1]要求,就不必过度担忧。
2.规范操作
患者在使用家用自测血糖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注意手部清洁、正确采血、妥善保存试纸,确认试纸在有效期内等。定期校准血糖仪也很重要。
3.定期比对
建议患者定期将家用血糖仪带到医院,与医院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可以在医院抽血检测静脉血糖的同时,用家用血糖仪检测指尖血糖,比较两者的差异。
4.关注趋势而非单一数值
糖尿病管理中,血糖变化的趋势比单一数值更重要。即使家用血糖仪与医院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只要能够反映血糖变化的趋势,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咨询专业人员
如果发现家用血糖仪与医院检测结果差异较大,或对检测结果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检验科专业人员,必要时更换血糖仪,或咨询购买血糖仪处联系厂家校准血糖仪。
通过科学的认识和规范的操作,家用血糖仪仍然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患者自用血糖仪和医院医用血糖仪结果不一致是一个常见现象,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
出现血糖异常结果时,需分析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如复测、复测质控后重新检测、重新采集静脉血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复测后通知临床医生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了解这些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避免引发患者过度焦虑。
点评专家:李超 主任技师 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该文解答了临床经常反馈的一个常见问题,系统分析了自用与医用血糖仪结果差异的成因,涵盖了血糖仪不同的方法学原理及检验中不同的干扰物质、不同的质量管理要求及测量范围限制,逻辑清晰且紧扣临床痛点。
参考了当前最新的血糖仪国标GB/T 19634-2021[2]及行业标准WS/T 781-2021[1],也引用了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全面且论据清晰,深入浅出的论述不论是对临床还是对患者都是很好的科普,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
参考文献
[1]王蓓丽,郭玮,潘柏申.卫生行业标准WS/T 781-2021《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指南》解读及应用[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25) : 1946-1949.
[2]体外诊断检验系统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9634-2021[S].
[3]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 .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36) : 2864-2867.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直播推荐
编辑:李玲 审校:徐少卿